《小溪巴赫》练习卷(答案)
7/1.第6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
(2).(拟人)用“站立”“抖落”等词将巴赫的音乐拟人化,
(3).(对比)且将其音乐与出土文物作对比,
(4).生动形象地突显出巴赫的音乐具有旺盛生命力,历久弥新的特点,赞誉其音乐的不朽价
值 。
7/2.第10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排比 。
(2).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
(3).强调小溪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总是以清静的姿态默默流淌,突出了小溪拥有稳定、匀称、
安详 、恬静 、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表达作者赞美之情 。
7/3.第10段划曲线的“它不是一杯烈酒”“它只是你的眼泪”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比喻 。
(2).这两个比喻突出了小溪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 。
(3).从而表明巴赫的乐曲不会在你内心马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震动,它只会在你需要时悄然
来到你心中,它的美是恬静 、持久的 。
7/4.“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这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总是一如既往,拥有稳定、匀称、安详 、恬静 、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
8/1.文章的标题“小溪巴赫”的含义是
1 巴赫的音乐和巴赫的性格、品格像小溪 。
2 小溪涓涓细流,永不停流,生命力旺盛,而巴赫的音乐也常青常绿,价值永存;
3 小溪一如既往,拥有稳定 、匀称、安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而巴赫的品格也沉静、谦逊、宠辱不惊,长久地影响着后人 。
4 巴赫德文名的意思是小溪。
8/2.第6段“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只是潺潺的小溪,也是不仅埋没不了,而且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 。”这句话的意思是
凡是真正有价值的音乐,看起来很平常,
但它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被埋没,相反越长越有生命力。
8/3.第10段“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
巴赫的音乐和人格精神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和历史中,对人们产生永久的影响 。
9/1.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
1 将大河短暂的澎湃与小溪的细水长流形成对比,
2 从而反衬出小溪虽看似平凡 、清浅,却具有安详 、
恬静 、圣洁、旷日持久的美。
3 表达作者对小溪与巴赫、巴赫音乐的赞美之情 。
9/2.文章17 、18段主要写巴赫的音乐给我们永远的美感 。这大段里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你试作赏析。
(1).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对巴赫音乐的听觉感受转化成视觉体验,
(2).使表达更为形象化 。
(3).突显了巴赫音乐的恬静、圣洁 、安详,具有旷日持久的美 。
(4).在优美的文字描叙中倾诉着对巴赫的颂赞和慨叹。
10.根据文中内容,介绍巴赫其人 。(不超过60字)
姓名+ 身份(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 、“音乐之父”)
+ 名曲+ 特点+ 生活际遇+ 价值/影响
11/1.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11/2.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填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12/1.第5段介绍巴赫的乐曲当年的遭遇,意图是什么?
1 用意是写当年巴赫的音乐不被人重视,
从而反衬出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但埋没不了,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
2 且为后文做铺垫 。
3 表达了作者对巴赫的崇敬 、赞美 。
12/2.贝多芬曾经这样评价巴赫:“他吧是小溪,是大海!”文章中也说:“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 。”但文章题目是“小溪巴赫”,全文也是围绕“小溪”这一中心意象展开的,你认为二者矛盾吗?
(1).二者不矛盾,两者的指向不同。
(2).说巴赫是“大海”是指巴赫音乐所取得的成就伟大,
(3).而说巴赫是“小溪”则形象地说明了巴赫性格和他的音乐的独特魅力,
12/3.鼓励作者要写巴赫的原因是什么?
①巴赫太伟大了,太浩瀚了,影响了人们的艺术世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
②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我对他豁然开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