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实验
一、问题(1分)
问题一:有害的电刺激能否使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
问题二 :时间对大鼠习得步下的记忆是否有影响?
问题二 :电痉挛休克对大鼠短时记忆是否有影响?
问题四 :电痉挛休克对大鼠长时记忆是否有影响?
二 、假设(1分)
假设一 :
H0:如果在有害的电刺激下 ,大鼠的潜伏期与无电刺激下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 ,那么在有害电刺激下 ,大鼠未能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
H1:如果在有害的电刺激下,大鼠的潜伏期与无电刺激下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那么在有害电刺激下,大鼠能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 。
假设二:
H0:如果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 ,有时间间隔的记忆检验的潜伏期与及时检验的潜伏期无显著差异 ,那么时间对大鼠习得步下的记忆遗忘无影响。
H1 :如果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有时间间隔的记忆检验的潜伏期与及时检验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 ,那么时间对大鼠习得步下的记忆遗忘有影响。
假设三 :
H0 :如果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给予其电痉挛休克后记忆检验的潜伏期,与未进行电痉挛休克及时记忆检验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 ,那么电痉挛休克对大鼠短时记忆无影响。
H1 :如果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给予其电痉挛休克后记忆检验的潜伏期,与未进行电痉挛休克及时记忆检验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 ,那么电痉挛休克对大鼠短时记忆有影响。
假设四:
H0 :如果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 ,给予一定的时间间隔休息再电痉挛休克后 ,记忆检测大鼠的潜伏期与未进行电痉挛休克及时习得检验时有显著性差异 ,那么电痉挛休克对大鼠长时记忆有影响 。
H1:如果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 ,给予一定的时间间隔休息再电痉挛休克后,记忆检测大鼠的潜伏期与未进行电痉挛休克及时习得检验时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电痉挛休克对大鼠长时记忆无影响 。
三、预期(1分)
预期一:
在有害的电刺激下,大鼠的潜伏期与无电刺激下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大鼠能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 。
预期二:
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 ,给予一定的时间间隔休息后 ,有时间间隔的记忆检验的潜伏期与及时检验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 ,时间对大鼠习得步下的记忆遗忘有影响。
预期三:
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 ,给予其电痉挛休克后记忆检验的潜伏期 ,与未进行电痉挛休克及时记忆检验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电痉挛休克对大鼠短时记忆有影响。
预期四:
在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后 ,给予一定的时间间隔休息再电痉挛休克后 ,记忆检测大鼠的潜伏期与未进行电痉挛休克及时习得检验时有显著性差异,电痉挛休克对大鼠长时记忆无影响。
四 、方法(5分)
1、研究对象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32只(8*4)
2 、变量(1分)
2.1自变量 :
1)是否有时间间隔的检验
2)是否进行电痉挛电休克
2.2因变量 :
1)大鼠经过不同系列操作后在检测中的潜伏期
2)在有害电刺激下 ,习得消极回避反应步下的学习次数
2.3控制变量 :
1)每只大鼠的健康状况
2)有害电刺激电压和持续时间(40v 、5s)
3)熟悉潜伏期测试间隔(5min ,3次)
4)判断“学会”的持续时间标准(潜伏期超过60s)
5)电痉挛休克刺激的电压和持续的时间(400v ,0.2s)
6)环境安静
3 、实验设计(1分)
两因素被试间设计
4 、实验任务和流程(1分)
(1)实验材料:
带有电栅的多功能实验箱 、圆球形跳台、0-600v可变电源 、带电击夹的导线 、秒表(0.1s精确度)、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三只。
(2)实验方法 :
1 、熟悉阶段
把大鼠放在圆球形跳台上,用秒表测量从放上到步下的潜伏期 。动物探索10s后将其放回笼中 。这个步骤按5min间隔重复3次
2 、学习阶段
在第四次进入实验箱跳台上站稳后 ,大鼠从跳台步下后立即给栅格底通以40v交流电5s ,观察大鼠行为。再把大鼠放回跳台上 ,待其从跳台步下后再次给栅格底通电5s。重复数次 ,直到把大鼠放在跳台上 ,其潜伏期超过1min为止,记录次数 。然后将动物放回笼中 。
3、记忆检测
①大鼠A:大鼠“学会”后立即检测,将大鼠放到跳台上 ,测量其步下的潜伏期,以大鼠停留在跳台上1min为检测标准,一共测量3次。
②大鼠B:大鼠“学会”后将其两耳连接电击夹 ,用500v的电压刺激0.2s ,使之产生休克 。待其苏醒后放入实验箱检测步下潜伏期,以大鼠停留在跳台上1min为检测标准 ,一共测量3次 。
③大鼠C :大鼠“学会”后间隔1小时检测 ,将大鼠放到跳台上 ,测量其步下的潜伏期 ,以大鼠停留在跳台上1min为检测标准,一共测量3次 。
④大鼠D :大鼠“学会”后间隔1小时检测 ,将其两耳连接电击夹 ,用500v的电压刺激0.2s ,使之产生休克。待其苏醒后放入实验箱检测步下潜伏期 ,以大鼠停留在跳台上
1min为检测标准,一共测量3次 。
5 、统计方法(可以体现在结果分析里 ,记分1分)
描述性统计(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
五 、结果(2分+1分统计)
注明:
A类大鼠指学习后马上检验
B类大鼠指学习后电休克 ,醒来马上检验
C类大鼠指学习后1小时再检验
D类大鼠指学习后1小时电休克再检验
潜伏期时间单位:秒
表一熟悉阶段32只大鼠平均潜伏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熟悉阶段
潜伏期平均值
1.32
1.79
1.50
1.53
潜伏期标准差
0.90
1.41
1.23
1.21
表二学习阶段八组大鼠的学习次数
组别
老鼠类别
A
B
C
D
1
6
8
5
8
2
6
3
14
14
3
5
4
5
5
4
7
9
7
14
5
3
7
7
12
6
14
6
12
8
7
7
4
3
1
8
6
9
5
7
表三记忆阶段八组大鼠的记忆检测结果
组别
老鼠类别
A
B
C
D
平均潜伏期
54.10
27.21
39.89
20.99
潜伏期标准差
13.24
24.74
21.32
19.95
表四双因素对记忆的影响
有无进行痉挛电休克
有
无
有无时间间隔
有
20.99±19.95
39.89±21.32
无
27.21±24.74
54.20±13.24
图一记忆阶段大鼠的记忆检测结果
【问题分析】
问题一:有害的电刺激能否使大鼠习得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
从表一可看出,在熟悉阶段时,大鼠的平均潜伏期低于2s ,而通过有害的电刺激(40v ,5s),在学习阶段 ,经过几个学习后,其潜伏期时间明显增长 ,而且最终都能达到1min为检测标准,学习习得的检验标准 。
不过各组大鼠的学习次数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个体差异显著 。通过7组对学习期大鼠潜伏期的记录 ,发现无论是学习次数少还是多,大鼠的潜伏期时间长度都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说明小鼠都有在慢慢学习的过程 ,不过学习的能力 ,和对电刺激的判断不同 。
问题二:时间对大鼠习得步下的记忆遗忘是否有影响?
问题二 :电痉挛休克对大鼠短时记忆是否有影响?
问题四:电痉挛休克对大鼠长时记忆是否有影响?
●进行了两因素被试间方差分析
1)方差齐性检验
F
df1
df2
p
2.759
3
28
0.061
P>0.05 ,所以该组数据方差齐性 。
2)两因素被试间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有无时间间隔
834.872
1
834.872
3.345
0.078
有无电痉挛休克
4193.219
1
4193.219
16.799
0.000
有无时间间隔*有无电痉挛休克
127.800
1
127.800
0.512
0.480
残差
6989.096
28
249.611
总变异
12144.987
31
从上述方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p1>0.05,p20.05 。
所以时间对记忆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 ,电痉挛休克对记忆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时间与电痉挛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说明时间对大鼠步下习得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说明电痉挛休克对大鼠步下习得记忆的影响显著 ;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做两组组间比较
A类大鼠指学习后马上检验
C类大鼠指学习后1小时再检验
tobserved=1.881df=14p=0.081
说明时间对大鼠步下习得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A类大鼠指学习后马上检验
B类大鼠指学习后电休克 ,醒来马上检验
tobserved=3.454df=14p=0.004
说明电痉挛休克对大鼠的短时记忆影响显著 。
A类大鼠指学习后马上检验
D类大鼠指学习后1小时电休克再检验
tobserved=5.796df=14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