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表拆装及结构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钟表式百分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 、熟悉齿轮、齿条 、导轨 、弹性元件 、示数装置等零件 、部件在百分表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结构形式,增强感性认识 。
3、学习仪表拆装技能及工具使用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及科学的作风 。
二 、百分表工作原理
百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于1890年制成的 。
钟表式百分表利用齿轮放大原理制成(见附图1),主要用于测量微小直线位移。工作时将测量杆的测头紧靠在被测量的物体上,物体的变形将引起测头的上下移动,测量杆的平齿便推动小齿轮以及和它同轴的大齿轮共同转动,大齿轮带动指针齿轮,于是大指针相随转动 。如大指针在刻度盘上每转动一格 ,表示触头的位移为 ,则放大倍数为100 ,称为百分表。大指针转动的圈数可由量程指针(小指针)予以记忆。
三、实验器具
百分表 ,螺丝刀(十字、一字) ,盘子,镊子,尖咀钳,放大镜 。
四、实验步骤
1 、从观察百分表的外观入手 ,了解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熟悉百分表各部分的名称(见附图2) ,并记下百分表小指针、长指针的初始位置 ,作为安装时的参考 。
2 、用螺丝刀旋下百分表后盖上的四个固定螺钉 ,取下后盖 。
(1)观察机构的传动关系,画出传动系统示意图 。
(2)结合思考题分析每个零件所起的作用。
3 、取下固定透明表盖的弹簧卡圈,然后用尖嘴钳取下大 、小指针 ,再取下刻度面板 。应注意保护刻度面板及指针轴 。
4 、将百分表的后面朝上放置 ,旋下固定导轨的螺钉,旋下前面固定支承板的螺钉 ,即可取出机芯 。
5 、取下弹簧、导轨,取出测量杆滑动销 ,旋下测量杆上部防尘帽,取下测量杆。
6、旋下机芯上的固定螺钉 ,取下齿轮 。注意带游丝的大齿轮不要取下,以防损坏游丝。
7 、按相反的顺序,把拆下的零件一一装回。
8 、检查齿轮的啮合 、测量杆的移动 ,要灵活无卡滞现象。
9 、检查游丝是否预紧。
五 、注意事项 :
1、不要求拆的地方 ,不得随意拆卸 。
2 、拆下的零件要轻拿轻放,放在盘内,防止丢失和损坏。尤其要注意弹簧 、游丝和指针。
3 、大小指针拆卸时要特别注意 。
4 、安装指针时 ,应保证对指针位置的要求 ,即小指针要指向零点。
5、安装支承板时 ,应使游丝预紧180º—270º 。
6 、拆卸的过程要记录拆卸顺序。
7、拆卸完毕要画出每一个零件的结构草图。
六 、实验报告内容及要求
(1)简述装配顺序。
(2)画出百分表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3)游丝内 、外端各是如何固定的?画出游丝固定的结构草图 。
(4)做出下列思考题:
百分表测量杆上的弹簧起什么作用?
游丝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有180—270度的预转角?
测量杆上的滑动销的作用是什么?
表盘为什么要旋转?旋转的导向面在何处?画出结构草图。
百分表在下述各处采用了什么联接型式?
A、大齿轮与轴;B、轴套与壳体 ;C、指针与指针套;
D 、指针套与齿轮轴 ;E 、导轨与支承板 ;
附图1百分表工作原理
附图2百分表各部分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