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象差测量
概述
光学系统成象质量的好坏,是最后评定此光学系统优劣的主要标准。
影响象质的因素有:
1设计水平 :校正象差的完善程度
2加工水平:加工误差 、装配误差 、材料误差
3杂光
几何象差与光学设计密切联系
误差测量与物光联系密切
§5-3-1二次截面法(哈特曼法)测几何象差
1900—1904年由德国哈特曼提出,利用几何光学概念,找出这些光线经光学系统后的空间位置 。
一 、原理
用区域光阑将不同孔径的光分开
1 、轴向象差
1球差
区域光阑(哈特曼光阑)
小孔直径
②位置色差
2、垂轴象差
1象散
轴外球差曲线
2场曲
3慧差
子午慧差
C1G1=PA=RG2=a1
PB=PA+AB=a1+AB
AB=-Kt=
弧矢慧差一般不测量(只在大视场时测量)
哈特曼法无法测畸变 ,因光轴无法确定,因而也不能测倍率色差 。
二 、测量装置及注意事项
1 、装置:阿斯卡光具座
2 、调整及注意事项
1平行光管小孔校正在物镜焦平面上 ,转臂在轴向位置
2根据物镜相对孔径选择区域光阑小孔直径 ,一般Φ=(1/100~1/400)f'小一些好 ,但太小衍射严重,光斑反而大 。
3使被测物镜光轴和平行光管光轴重合(光束法线转动物镜法)
4确定E1位置,一般
5确定曝光时间
6测轴外象差时 ,使斜光束对称中心线和米字孔光阑中心孔重合 ,为此要纵向移动物镜 ,保证每一视场哈特曼光阑中心孔通过的光束通过被测物镜入瞳 ,同时相应移动E1和E2(两者精确相等) 。
三、测量误差分析
且
在同一视场下对不同的bn1和bn2来说的误差是相同的,故可不考虑 ,所以
表明
边缘精度高,近轴精度低
四 、优缺点
优点
1测量原理简单测多种几何象差
2精度较高(比如球差可达)
3可直接测象差曲线和设计曲线比较
4测量装置通用性好
缺点
1近轴压不是直接测量
2测量工作量大
3不能测畸变 ,倍率色差
§5-3-2阴影法侧几何象差
一 、原理
1焦后 :阴影与刀口移动方向相反
2焦后:阴影移动方向与刀口相同
3焦点:同时变暗
二、刀口仪技术数据
六个小孔 :比较小的三个 ,用大孔调整 ,小孔测量
三 、测几何象差
1 、球差
2、位置色差
3 、象散
最大光锥1/2
移动量15mm ,格值0.01 。
四 、刀口仪的应用
1 、大口径反射镜(凹)表面质量
4、慧差
三 、优缺点
优点:
1设备简单,多种检测
2适宜和于大口径零件、系统
3灵敏度高1/20λ
4非接触测量
5适于工序检验
缺点
1大多数已能定性 ,不定量
2凸表面无法测量
3要有经验
§5-3-3干涉法测波差及几何象差
一 、概述
用波差评介光学系统的成象质量,不但简单明了,而且是转面不变量 ,与光学系统的焦距 ,相对孔径 ,位率等无关,各种光学系统,均可用同一指标评价。
观察仪器要求波象差小于1/4λ ,高精度仪器要求波差小入1/10λ。
二 、测量装置
泰曼干涉仪(棱镜透镜干涉仪)
条纹随参考波面(比较波面)不同条纹也不同 。
条纹最小时 ,测量也有困难 ,因受条件不稳定 ,受环境影响大 。
三 、由离焦干涉,求波面形状
由波差和几何象差的关系
(v不大时)
当研究主面处波面时
可见W2在一定后与h2成正比即
若拍摄时口径D不等于直径D0,则由拍摄的干涉园半径r求实际高度
D——入瞳直径
D0(d)——照片上干涉场直径
r(h)——照片上干涉图半径
四、由干涉图计算球差的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0
-2
-1.5
-0.5
0
-0.5
-1.5
-2
0
0
-2
-1.5
-0.5
0
-0.5
-1.5
-2
0
-2
0.5
1
0.5
-0.5
-1
-0.5
2
-1
-0.75
-0.5
-0.25
0
0.25
0.5
0.75
-3
-0.25
0.5
0.25
-0.5
-0.75
0
2.75
-3/6=-0.5
2/4=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5
-2
-1.5
-0.5
0
-0.5
-1.5
-2
-1.5
0
0
-1.5
-2
-1.5
-0.5
0
-0.5
-1.5
-2
-1.5
-1.5
-0.5
0.5
1
0.5
-0.5
-1
-0.5
0.5
1.5
-0.5
-0.25
0
0.25
0.5
0.75
0
1.25
1.5
1.75
-2
-0.75
0.5
1.25
1
0.25
0
0.75
2
3.25
0/5=0
6.25/5=1.25
§4-3剪切干涉法测波象差
一、概述
1 、干涉条件 :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2 、产生干涉的方法
1)波前分割法光源尺寸受限制,干涉条纹亮度小 。
1)振幅分割法 ,可参为零 ,如平板玻璃干涉 ,光源可为扩展光源 ,干涉条纹亮度大 。所以实用的干涉测量装置均采用振幅分割法。
3、一般干涉装置均需一标准波面 ,即参考反射镜 、被测件尺寸大小,参考反射镜尺寸也大,干涉仪结构庞大 。
4、剪切干涉仪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用波面错位产生干涉条纹 ,可不用参考波面 ,分为
二、横向剪切干涉测量原理
1 、横向剪切的产生
1)平面波
2)球面波
2 、光源尺寸
采用振幅分割法 ,由于剪切 , ,故光源尺寸受限制
3、波面形状与干涉条纹
原始波面W(x,y)
剪切波面W(x-s,y)
有初级球差、慧差 、象散的波面数字表达示
W(x,y)=A(x2+y2)2+By(X2+y2)+c(x2+3y2)
1)球差(初级)
W(x,y)=A(x2+y2)2
x的三次曲线
3)初级慧差
W(x,y)=By(x2+y2)
以x,y轴为渐进线
的双曲线
3)初级象散
W(x,y)=c(x2+3y2)
4)平行引起的波差(焦点向x,y方向离焦)
5)移斜引起的波差
6)离焦引起的波差
三、由剪切干涉圆求原始波面
1、一维剪切干圆的图解分析法
1)原理
w(2s)-w(s)
w(3s)-w(2s)
令
2)无倾斜波面的干涉条纹
012345678910
w(x)0-0.75-1-0.5-0.250-0.25-0.5-1-0.750
w(x-s)0-0.75-1-0.5-0.250-0.25-0.5-1-0.750
Δw(s)=w(x)-w(ix-s)-0.75-0.250.50.250.25–0.25-0.25-0.50.250.75
W(ks)0-0.75-1-0.5-0.250-0.25-0.5-1-0.750
3)有倾斜波面波差
012345678910
w(x)0-0.75-1-0.5-0.250-0.25-0.5-1-0.750
w(x-s)0-0.75-1-0.5-0.250-0.25-0.5-1-0.750
N(x)Δw(is)=w(ix)-w(ix-s)-0.75-0.250.50.250.25–0.25-0.25-0.50.250.75
Q(x)–0.5–0.4-0.3-0.2-0.100.10.20.30.40.5
M(x)=N(x)+Q(x)-0.5-1.15-0.550.30.150.25-0.15-0.05-0.20.651.25
N(x)=M(x)-Q(x)
2、一维剪切干涉图的数示分析法
在
令
最小 ,N个方程 ,N+3个未知数()
§3-3光学系统透射比的测量
一、概述
光系统的透射比:系统本身透射光光通过与入射光通道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