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核心技术与配方成本
核心技术
如、猪从出生到屠宰 ,无需打针和吃药 ,猪场控制无疫病 、无药残、零排放 。具体措施 :
一、应用速生长保健因子
速生长因子是引用益生菌群体优势和特殊功能进行的一种发酵的中间产物,它含有多种抗菌肽 ,能抑制有害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所以长期添加没有副作用;而抗生素的功能是杀菌,无论益生菌、有害菌和病毒一起杀,因而 ,抗生素的副作用大。
1、速生长因子具有生物排毒和生物净化功能 ,其机理是排出动物体内的病毒和细菌 ,使体内病毒和细菌大大减少而不致病 。
2 、速生长因子含有卟啉铁 、有机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天然海藻、中草药等提取物 。具有动态、连续、彻底驱除动物体内寄生虫 ,完善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卟啉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能在肠道直接吸收和转运,迅速提高动物血红蛋白水平进而提高免疫力 ,且动物皮红毛亮。
二 、完善饲料的核心技术
饲料的核心技术有二:
1 、配方技术,
目前普遍认为配方技术是透明的 ,不外就是那几种原料 ,怎样做都好不了 ,只能靠氨基酸和添加剂来完善配方 。配方技术不单单是能量 、蛋白 、氨基酸的平衡 ,而是能量 、蛋白 、氨基酸的可消化率平衡,且配方含有一定比例的肽。
2、饲料含有一定的免疫成分。从动物的生长机理来理解 ,动物本能免疫是关键 ,营养免疫是手段 。
① 、肠道免疫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动物机体肠内和肠外的特定营养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适当调控饲粮营养因子水平和益生菌功能是维持正常肠内营养供给 、保证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最重要且最常见的调节、保护性措施,主要包括补饲益生菌、精氨酸Arg 、谷氨酰胺Gln及锌Zn 、硒Se和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 。
益生菌是结合动物肠道生理特点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以肠道功能的完善和促进消化率提高为目标精心设计的全新一代微生物制剂。产品选育以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原始菌株 ,充分发挥各原菌株益生菌的快速增殖 ,充分代谢 ,产物多样的特点,真正有效发挥益生菌本应有的保护肠道健康和提升生产性能的功能 。
Arg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作为一氧化氮的前提物质,不仅在营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尿素、肌酸、多胺和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还对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保护作用 。Arg 可促进肠道T细胞活化 ,增加吞噬细胞活性 ,强化肠道免疫屏障对外来病原体 、内毒素的清除作用。研究表明 ,饲粮添加Arg 对多种病理因素尤其脂多糖(LPS)、热应激等所致的肠黏膜损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改善肠黏膜结构及免疫屏障功能 。
Gln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是肠黏膜细胞蛋白、核酸合成的底物 。Gln 是肠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最主要能源物质 ,同时又是细胞增殖分化的氮源,可满足上皮细胞快速增殖 、修复的需要 ,充分保证肠道正常发育 ,尤其是降低应激状态所导致的肠黏膜通透性变化 ,稳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 ,抑制细菌和毒素的移位侵入途径,并大幅度增强肠黏膜免疫性能 ,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功能。因此,在饲粮中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Gln 以维持上皮细胞增殖与修复的需要 ,进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缓解多种因素所致的黏膜损伤状况 。
Zn、Se不仅是维持动物肠道健康的重要营养性微量元素 ,还可通过结合抗体和细胞因子来调节黏膜免疫应答。饲粮中适宜的Zn 水平可促进肠黏膜sIgA的分泌 ,进而维持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同时针对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 、生产性能以及肠炎症类疾病的防治具有较好的饲喂效果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是动物机体抗氧化和局部 、整体免疫的关建酶,而Se作为GPx的重要组成成分,可维持肠黏膜屏障相对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过量尤其是中毒剂量的Zn、Se水平严重影响胃肠黏膜结构完整性和上皮淋巴细胞数量 、结构。因此 ,应控制饲粮适宜的微量元素水平 ,同时注意微量元素之间的协同 、拮抗作用。
② 、系统免疫
硒(Selenium)是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于1817年发现的 ,在古希腊语中是月亮女神的意思 。硒是一种较为珍稀的微量元素 ,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 ,硒位于第四周期的砷和溴之间 ,第Ⅳ主族的硫和碲之间 ,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性质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硒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 。有清除自由基 、抗氧
化(是维生素E的50-100倍)、强力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增强免疫功能(20-30倍) 、保护生物细胞膜 、增强前列腺调节功能、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具有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 ,能明显促进细胞摄取糖的能力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皮肤老化 、降低致癌物质的诱癌性、消除体内突变的癌细胞 、阻止癌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功效。
硒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确认硒是人类生命必须十四种微量元素的第一线微量元素,缺硒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 ,硒被誉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
硒是动物体内活性很强的抗氧化剂 ,如 :发病快 、死亡率高的仔畜白肌病等,随着硒的适量补充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硒元素缺乏时 ,仔畜发生贫血 、下痢 、白血病,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成畜繁育能力低和畜产品品质下降等 。
据调查估测,猪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0%以上 ,全国猪的病死率约为11%—24% 。猪口蹄疫 、蓝耳病 、流行性腹泻胃肠炎、猪瘟等病毒性传染病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高达400个亿 。面对猪病毒性传染病严峻的防控形势 。养猪企业该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及探索有效的防疫措施 。从动物营养角度出发 ,发挥硒营养元素的抗病毒作用 ,有利于防控猪圆环病毒 ,细小病毒、蓝耳病病毒 、口蹄疫病毒等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并且注意到猪群感染病毒传染病时 ,一定要补硒,以减轻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
配方成本的关键点
一、能量与蛋白可消化平衡必须明白动物维持与生长的关键点;
二、能量与可消化氨基酸的关系蛋白质 ,也就是氨基酸 ,是饲料中成本第二高的营养成分 ,仅次于能量 。因此 ,在制定最低成本饲料配方时,用正确的形式描述其在饲料中的存在至关重要 。如果采用氨基酸总量的方式,那就需要一个粗蛋白浓度的最小值以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氨基酸总量。然而,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强烈推荐标准化的真实消化率),即不再需要保证最低蛋白值 ,因为配方已经覆盖了所有必需氨基酸。这样就可以在最低成本的基础上进行饲料配制 ,有效利用更廉价的蛋白源 ,更多使用合成氨基酸 。
这里要强调的是,公开发表的数据中有各种可消化氨基酸的参考值 ,其中一些是推导值 ,而另一些则是基于科学实验 。应注意选择正确的数据图表来应用 ,一个方向性的轻微偏差就有可能抵消这一措施所产生的效益。
三、钙 、磷比例与总磷这是第三种最昂贵的营养成分 。用总磷来描述饲料中的磷浓度非常不准确,容易导致添加过量。应用生物酶可降低磷的用量 ,生物酶应用还可以综合考
虑配方成本的核算 。
四 、微矿与添加剂的应用无机微矿与有机微矿的应用的微小的变化即能大幅降低或增加配方成本 ,这是营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肽的应用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 ,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和矿物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
五 、营养标准的应用对于营养标准的应用 ,通常是依据政府研究机构制定的标准来设定目标值 。尽管这些标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准点 ,但仍需根据动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因为这些在通常情况下所得出的图表数值,并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制定最终饲料配方时 ,应将动物的实际生产性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这样可以确保最低的饲料成本和最佳的动物生产性能 。
饲料生产商应通过营养学专业人员了解最新 、最先进的配方决策技术,在当前饲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60%~80%的现实情况下,配方技术的微小突破就可能带来显著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