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分类之谦辞敬辞和褒贬误用类
一 、敬辞
1、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2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3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
6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
7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 。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
8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
9、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二 、谦辞
1、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3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
4、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 。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
5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6、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7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8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9、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
10、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11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 、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
12、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
13、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
14、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
15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
16 、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 。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17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
18、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
19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
20、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 、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
21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 、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
22、容膝之安:本指可以立足的安身之地,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处狭小 。
23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
24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
25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
26、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
27、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
28、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心得 、收获 。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
29 、一得之见: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
30、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
31、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32 、一知半解:所知不多,理解肤浅 。
33、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34、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35、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也作“愚者一得” 。
36、不材之木:本指不能成材的树木,常用作自谦之词,用来指自己才能平庸。
37、诚惶诚恐:原为敬辞,是封建时代奏章中的用语,表示对皇帝既忠诚虔敬,又惶恐不安。后用来谦称自己做事有诸多忧虑,非常谨慎 。
38、地主之谊:“地主”指当地的主人,“谊”是“义”的通假字,即“责任、义务”的意思。指招待客人,这是当地的主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39、硁硁之见:意为粗鄙浅薄的见解 。用作自谦,形容粗鄙浅薄的意思 。
40、滥竽齐门(滥竽充数):用作自谦之词 。指本无才能却占据其位。
41、驽马铅刀:“驽马”指劣马,“铅刀”指用铅做的刀,铅的硬度很低,铅刀无法锋利 。借以比喻能力微薄,才识平庸 。
42 、命途多舛:“命”即命运,“途”指经历,“舛”为背离 、不一致之意 。指命运和经历常与自己的主观愿望背离 、不一致。常用作叙述自己遭遇时的谦辞。
43、犬马之养:用为供养父母的谦辞,指自己供养父母做得不太好 。
44、 、率尔操觚:“率尔”是不经意、随便的意思,“操”是持 、拿的意思,“觚”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版(木简) 。本意是褒义的夸奖之词,指随手拿起一块木简就可以写出好文辞,形容作者文思敏捷 。后来又演变为一个贬损之辞,常指轻率下笔 、草率成文。多用此意为自谦。
褒贬误用类
一、贬义误作褒用
(1)蠢蠢欲动:
示例: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
释析:“蠢蠢欲动”指敌人或坏分子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是个贬义词,外商投资不是攻击、破坏 。
(2)满城风雨:
示例:李师傅被评为劳动模范,同事们来庆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亲戚好友来闹酒,真是满城风雨 。
释析:“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含贬义,本处与句意不合 。
(3)左右逢源:
示例:谈起电脑 、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释析:这句是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而“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于褒义;二是比喻处世圆滑,属于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这句话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 、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
(4)弹冠相庆:
示例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终于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对此,全国人民弹冠相庆,兴奋
不已。
释析:“弹冠相庆”是指一个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是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
(5)道貌岸然:
示例: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人 。
释析:“道貌岸然”是指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多含讥讽 。此处却贬义误作褒用 。
(6)无独有偶:
示例: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最近因成绩优异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无独有偶,考入安徽大学的另一位同学也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
释析:“无独有偶”的意思是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得上,多指不好的事物,含贬义 。所以误用 。
(7)指手画脚
示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
释析:“指手画脚”形容说话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多用贬义。句中的“他”非确指,从后文“抑扬顿挫地背台词”说明他刻苦练功,从句意关系上看,此处用的是贬义色彩的“指手画脚”,故病因属于错误地理解了感情色彩。 。
(8)好为人师:
示例:李朝声老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
释析:“好为人师“是指愿意做人的老师,贬义 。此处不当。
(9)五花八门:
我们家的书柜里有很多书,有政治类,有经济类,有文化类,还有休闲类,真是五花八门 。
释析:“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换多端,多含贬义。用在这句话的语境中是不恰当的 。
(10)冠冕堂皇:
示例:不能否认,工业造成大气污染已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纯洁的空气可供呼吸,买气将继买水之后冠冕堂皇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释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盛大庄严的样子 。与句意不合 。
(11)改头换面:
示例:据悉,到2005年,中学语文课本又将改头换面,由四种或更多新版教材代替,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又将迈出可喜的一步。
释析:此句有“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又将迈出可喜的一步”,而“改头换面”是指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含贬义,与句意不符 。
(12)师心自用:
示例: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新台阶 。释析:“师心自用”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此处贬义褒用。
(13)倾巢而动
示例: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资、赌具 。
释析:“倾巢而动”的意思是“巢里的鸟儿全部出来;比喻人员全部出动(含贬义) 。
(14)自命不凡:
示例:我们写文章,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了 。
释析:“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贬义 。
(15)趋之若骛:
示例: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骛地进入中国。
释析:“趋之若骛”是指争相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语境中说“著名音乐大师”不妥 。
(16)过江之鲫
示例:由于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家的新作品,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所以,开幕式刚一结束,热情的人们便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向各个展台。
释析:“过江之鲫”也作“过江名士多于鲫”,形容人数很多,赶时髦,便贬义。
(17)始作俑者
示例: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始作俑者,其胆识的确令人敬佩。
释析:孔子说“第一个用俑殉葬的人是最不好的人”,“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
(18)翻云覆雨:
示例: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 、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释析:“翻云覆雨”是指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9)因人成事
示例: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
释析:“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含贬义 。
(20)三人成虎
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
释析:“三人成虎”比喻谣传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
(21)无所不至
示例: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释析:“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为贬义 。若改成“无微不至”就好了 。(22)处心积虑
示例:人类语言竟然如此贫乏,处心积虑,搜索枯肠写出来的歌颂之辞,在这未加雕饰的自然美面前显得多么乏味 。
释析:“处心积虑”是费尽心机谋划 、考虑 。(多含贬义)
(23)八斤八两
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释析:“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多用于贬义。
(24)上下其手
示例: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
释析: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联系前后语境看,应是对“反扒队员”的肯定,该用褒义色彩的词语,因此“上下其手”使用不正确。
(25)巧舌如簧
示例: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释析:“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属于贬义词,不能用到辩论会上的选手身上 。
(26)诚惶诚恐
示例: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
释析:“诚惶诚恐”原来是封建时代官员对皇帝上奏时常用的套话,表示他们既尊敬 、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泛用以形容尊敬 、服从或恐惧不安到极点的样子 。一般带有讽刺意味。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27)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
(28)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
(2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
(3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
(3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3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
(3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
(3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35)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
(36)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37)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
(38)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
(3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40)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
(41)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
(42)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43)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
(44)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
(45)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
(46)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47)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48)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49)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50)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51)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52)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
(53)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
(54)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 、追随他人 。
(55)评头论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
(56)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57)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5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 、灾祸推给别人 。
(5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60)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 、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贬义词
(61)一唱一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含贬义。
(62)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心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二 、褒义误作贬用
(1)胸无城府
示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释析:从句意看,这句话是对“身居要职者”的贬抑,而“胸无城府”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
(2)夙兴夜寐
示例:有的同学夙兴夜寐,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
释析:“夙兴夜寐”是早起晚睡的意思,是用来形容勤劳的褒义词 。
(3)如火如荼
示例:虽然炎热的夏季早就过去,可怕的秋老虎也被秋风赶走,可是特丽珑显示器和钻石珑显示器为占领未来的CRT市场的明争暗斗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
释析:“如火如荼”比喻声势盛大而热烈,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明争暗斗” 。
(4)目无全牛
示例: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 。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释析:“目无全牛”是指技艺达到相当熟练的地步。
(5)侃侃而谈
示例:小张平素爱出风头,干起活来吊儿郎当,老是在车间里侃侃而谈,大家都很讨厌他 。
释析:“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是褒义词 。
(6)重整旗鼓
示例: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
释析:“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 。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
(7)同心同德
示例: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
释析:“同心同德”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用于褒义 。此句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
(8)气冲霄汉
示例: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
释析:“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
(9)有口皆碑
示例: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
释析:“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此句把它用在“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件事上,犯了“褒词贬用”的毛病 。
(10)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
(11)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12)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13)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
(14)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
(15)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16)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7)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
(18)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9)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20)惨淡经营:指在文学创作上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不用于经营不善)
(2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