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2课时爆炸与灭火
【知识与方法】
1.在有限空间里,如果发生急速燃烧 ,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热量,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就会引起爆炸。爆炸除上面提到的由燃烧引起之外 ,还可能由于物体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爆炸。如:车胎爆炸 、锅炉爆炸等 。
2.易燃物与易爆物在遇到高温 、撞击 、明火等情况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在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和厂房要有消防器材 ,并要有明显的安全标记 。
3.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1)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3)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练习与反馈】
1.炒菜时锅里温度过高油会燃烧起来 ,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向油锅里泼水灭火B.立即把油倒掉灭火
C.立即盖上锅盖灭火D.立即向锅里撒沙土灭火
2.房中煤气灶有轻微漏气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打开煤气灶点火开关检查B.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关闭进气阀门,打开门窗D.拔腿就跑 ,迅速离开
3.下列说法中 ,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煤矿坑道的照明装置可采用普通灯泡
B.只要不影响工作 ,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C.加油站应保持四面通风,顶棚较高
D.为了安全 ,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 ,不让风吹进来
4.下列各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一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甲烷C.氮气和氧气D.煤气和空气
5.森林初发火灾时 ,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 ,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6.亲爱的同学们 ,你是否注意过 ,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 ,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且()
7.煤矿的矿井中,为防止瓦斯爆炸 ,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佩带防毒面具B.准备灭火器C.经常点火检查D.通风并严禁烟火
8.调查统计表明 ,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 ,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 ,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 ,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 ,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10.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B.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时 ,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的火柴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11.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 。如果室内着火 ,在逃离火场时 ,可用湿棉被盖在身上 ,躬身出去或爬出去 。如果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 ,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 ,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 、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 ,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请你根据灭火的原理说明湿棉被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中,消防人员发现某种易燃物质保存了下来 ,分析原因 ,得知该物质中添加了一种阻燃剂。当火情出现时 ,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的表面 ,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
(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质没有燃烧的原因 。
(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 ,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
13.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一些松节油(着火点较低) ,加热坩埚,松节油燃烧起来,然后把坩埚下部放进水槽的水里 ,不久,坩埚里的火焰慢慢熄灭 。取出坩埚再加热,松节油再次燃烧起来,再把坩埚浸入水中 ,火焰又熄灭 。解释发生的现象 。
14.下面是一些与燃烧有关的成语的文学解释 ,你能否用学过的有关燃烧的知识也来尝试着解释下面四个成语的化学含义 :
(1)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别人闹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灰复燃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 。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现常比喻已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釜底抽薪:釜 :古代的一种锅 ;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兵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于是他迫
不及待做起了这个实验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发现
镁条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放热 ,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1)根据实验现象,我能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 ,从而有些新的发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C4.D5.B6.C7.D8.C9.B10.A
11.降温 、隔绝空气12.(1)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降低了易燃物质周围的温度 ,使温度达不到易燃物的着火点;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覆盖在该易燃物质的表面,隔绝了氧气 。(2)不可燃或不助燃 。13.把坩埚下部放进水槽的水里 ,火焰慢慢熄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4.(合理答案皆可)(1)氧气充足时燃烧更旺
(2)由于余温或缓慢氧化使温度又达到了着火点(3)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15.(1)Mg+CO2—→MgO+C(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镁条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