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新生界地层划分表
系
统
组
段
厚度
岩性描述及分层依据
第四系
全 、更新统
平原组
210~240
灰黄色 、棕黄色粘土 、亚砂粘土夹粉 、细砂层 ,不成岩;上部见薄层海相沉积 ,中部见钙质及铁锰质结核 ,底部有含淡水砂层。
新近系
上新统
明化镇组
明上段
350~500
土黄色 、棕黄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砂岩互层 ,砂岩主要为中细砂岩,测井曲线呈“弓形”高阻段 。
明下段
300~450
棕红色泥岩 、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 、细砂岩夹钙质、铁锰质结核和灰绿色泥岩条带 ,底部见燕尾双晶石膏 ,电阻较上段低 ,当下伏地层含油时,本段地层含天然气 。
中新统
馆陶组
馆上段
80~500
棕红色、灰绿色泥岩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 、灰白色砂岩互层 ,河流相沉积,砂岩分七组 。占地层的25~30% ,有油层 。
馆下段
70~600
自上而下由粗变细的正旋回沉积,以白色砾状砂岩 、中、细砾岩 、细砂岩为主 ,占地层的60~80% ,夹棕红色、灰绿色泥岩 ;底部是厚层状—块状含石英 、黑色燧石的砂砾岩,分布广泛 ,稳定 ,多形成上油下水层 。
古近系
渐新统
东营组
东一段
140~300
棕红色 、灰绿色泥岩与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 、含砾砂岩互层 ,底部有块状细砂岩 、含砾砂岩(胖砂岩)标志层 ,有油气层 。
东二段
170~200
棕红 、紫红、灰绿色泥岩与灰白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地区砂岩形成油气层。
东三段
160~300
浅灰色 、灰绿色粉砂岩 、细砂岩与灰绿色 、棕色泥岩不等厚互层,泥岩由南向北变暗加厚,在坳陷北部泥岩以暗色为主。
沙河街组
沙一段
100~400
上部深灰色泥岩夹一组灰白色细砂岩 ,岩屑呈“豆状”(豆状砂岩) ,中部灰色泥岩夹生物碎屑灰岩 ,其下夹“针孔状”灰岩 、白云岩,下部深灰色泥岩、油页岩夹黄灰色薄层泥质云岩及生物灰岩 ,底部为三层白云岩(标志层);灰岩、白云岩砂岩为油气层。
沙二段
30~310
上部紫红 、灰绿色泥岩和浅灰色砂岩 、含砾砂岩互层组成正旋回 ,下部灰绿色 、紫红色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有油页岩 、炭质泥岩 ,含碳化的植物化石碎片 ,有油气层。
始新统
沙三上
240~310
中~厚层细砂岩为主 ,与深灰色泥岩,少量绿灰色泥岩互层,夹薄层白云质砂岩、灰质砂岩 ,顶部深灰色泥岩夹粉砂岩 、灰质砂岩(具颗粒结构或含螺化石),泥岩局部含紫斑 ,电阻曲线呈“鼓包”是进入沙三段标志层 。主要油气层
沙三中
200~550
以深灰 、褐灰色块状泥岩夹透镜体状粉细砂岩 ,岩性油藏,地层压力高,泥岩质纯细腻,有机质丰富 ,含硫铁矿及菱铁矿 ;主要油气层。
沙三下
300~450
以深灰色泥岩和两套深黄褐色油页岩为主,夹少量灰色灰质粉细砂岩,油页岩是济阳坳陷区域对比标准层;主要油气层 。
沙四上
270~350
褐灰色泥岩与深灰色页岩不等厚互层夹薄层砂岩、白云岩、灰岩和生物灰岩,局部见块状砂岩及礁灰岩 ;泥岩质纯 ,致密坚硬 ,具微细水平层理,含硫铁矿晶体 ;主要油气层 。
沙四中
350~450
褐灰色泥岩 、黑灰色油浸泥岩与深灰、灰白色盐岩、石膏层不等厚互层 ,夹灰绿色泥岩 、多层无色盐岩 ,见薄层杂卤石 、浅灰黄色钙芒硝层 ;主要油气层。
沙四下
300~400
灰 、蓝灰、灰绿色泥岩与浅灰色云质含砾砂岩 、灰质砂岩互层,砾石成分为燧石、石英岩及片麻岩岩块等 。泥岩中含石膏、盐岩薄层和硫铁矿晶体;底部为厚层杂色 、深灰色砾岩 ,砾石成分以变质岩为主,燧石及灰岩岩块次之。有油层。
孔店组
孔一段
100~800
棕红 、紫红色泥岩与泥膏岩 、盐岩层夹灰白色、棕色细粉砂岩 、含砾细砂岩 。局部油气层 。
孔二段
100~600
浅灰色、灰色泥岩和灰色砂岩互层夹薄层煤线及泥灰岩 、油页岩 。
古新统
孔三段
100~200
暗灰紫色 、棕红色泥岩和棕色砂岩 、砾岩不等厚互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