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基础教程
第二节谱号
谱例1: 高音谱号(G谱号)
谱例2 : 低音谱号(F谱号)
谱例3 : C谱号
第三节C谱号 这个谱号的特点是 :两个反过来的字母“C”最中间对准哪条线 ,哪条线就是“C”音(DO) 。也叫做那条线的谱号 ,如图:
音名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 :
CD E F G A B
(汉语译音)多瑞 咪发 索拉希
(简谱) 1 2 3 4 5 6 7
第二节音名的分组
第三节认识音符
第五节符点音符 它的音值有它前面那个一本正经的音符一半的长短。
第六节复符点音符
在符点的后面再带上一个小兵 ,也就是在符点后面再加上一个符点 ,这种记法称为复符点。标有复符点的这个音符也就叫复符点音符。这种复符点的算法是这样的 :前面一个圆点是表示增加了音符一半的时值,而第二个符点(也就是后面一个圆点)则表示它要增加前一个符点一半的时值。这样两个圆点加起来的总时值 ,是音符原有时值的四分之三。
第7节共用符尾 第八节多声部的记谱方法 多声部的记谱方法主要是要看他们的节奏型。在节奏性相同的时候 ,可以用一个符干来共同表示。
第8节 如果不同的高 、低声部要同时标写在一行谱上而节奏不相同时就不能用共用¡°符干¡±来表示 。应该各自使用自己的符干 ,只是上声部的符干要朝上,而下声部的符干要朝下,(这时就不以第三线为界线了)。
第九节休止符
谱例1: 还有一种休止符是表示整小节的休止 。(完全小节休止)它们适用于各种拍子。谱例2: 注 :完全小节谱号后标的是几拍 ,在小节内就存在几拍(包括休止符在内)这叫完全小节。不完全小节在谱号后标拍子 ,而小节内不够那么多拍 ,这种小节叫不完全小节 ,而不完全小节一般是用做起拍 。谱例3: 两个以上的全小节休止符是这样记的:谱例4:请看10小节以上休止的标记谱例5:为了更好识别,我们对照简谱看看五线谱的休止符:谱例6:
五线谱记谱
简谱记法
休止符名称
全休止符
二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
十六分休止符
三十二分休止符
六十四分休止符
带符点的休止符谱例7: 注释 :休止符的符点,只有三十二分休止符和六十四休止符的符点要画在第四间里 ,其他休止符的符点要记在第三间里 。
第六讲变化音记号
(一)变音符号共有五种 。1、¡°#”升号2、¡°b”降号 这两种符号都表明符号后面紧跟着的音要升高半个音 ,或者降低半个音 。3、¡°¡Á¡±重升号4、¡°bb”重降号 3、4两种符号表明紧跟在后面的那个音要升高全音或降低全音 。 注释1 :全音是大二度 ,半音是小二度 。 关于全音和半音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时里会给大家介绍5 、¡°¡±还原号 用来表示在它后面的那个音不管前面是升高还是降低都要恢复原来的音高 。(二)变化音的位置 :变音符号必须对准所要升高或者降低的音 。(升号和还原号的斜方孔 ,降号和重降号的孔 ,重升号的交叉点 。)
(三)变化音的用途有两种:1 、调号一种是写在谱号后面的,这种变音记号也叫¡°调号¡± 。谱例1:
这表明在这个调(调性以后会讲到)里面标到的音,不管音的高或低,都要固定的升高或者降低。比如 :是#F#G#C ,那么在这个曲调里所有的F 、G 、C都要升高半个音 。(如果遇到临时变音记号以临时变音记号为准)。在乐谱中写在某一个音前面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也叫临时升降号。谱例2
2 、这是表明这个音要临时改变音高 。这种临时升降号可以管一小节,在一小节之内有同样音名的音都要服从第一个变化音 ,也要跟着变化同样的音高。它的前面在就不需要有再画相同的符号 。
谱例1: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 。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 ,第一拍是强拍 ,第二三拍是弱拍 ,这就是3/4拍 。下面介绍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 ,在4/4拍里 ,第一拍是强拍 ,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 ,第四拍又是弱拍。6/8拍与2/43/4拍不同的是 :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 ,这样在每小节里 :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 ,第四拍是次强拍 ,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 ,这样每小节6拍 ,反复出现 。谱例4: 三 、终止线
有时 ,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细线 ,以区别终止线) 。谱例2
四 、弱起小节一般情况下 ,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 ,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 ,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 。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 ,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 ,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 ,就是从弱起小节 。谱例1 :
这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
第十二讲装饰音 第一节倚音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 ,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 ,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 。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 ,因此叫“倚音” 。谱例1
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 ,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 。谱例2
装饰音在主音前面的叫¡°前倚音¡± ,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
还有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一起出现的 ,以十六分音符记谱的这种小音符叫作¡°复倚音¡± 。复倚音的符干上不要加斜线。谱例3
倚音在记谱时首先要比主音小 ,另外在单声部乐曲中的单倚音 、双倚音 、前倚音、后倚音,它们的符干一律要朝上画 。在多声部乐曲的记谱中方法是:上声部倚音的符干要朝上画,而下声部倚音的符干则要朝下画 。
2 、滑音向上或者向下滑的装饰音称为“滑音” 。滑音有三种:(滑音用箭头来表示的)
第一种滑音是出现在两个音之间 。
第二种滑音是出现在主音符前,无论是向上的滑音还是向下的滑音 ,都从低处或者高处开始滑,滑到主音为止 。(起点不定位)
第三种滑音是出现在主音后,无论是上滑音还是下滑音,都从主音开始滑 。(终点不定位)
3、波音波音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上波音。波音由三个音组成一组,首先演奏主音,再演奏主音的上方音,最后演奏主音 ,形成一个小的波浪。谱例1
第二种是下波音。也是三个音一组 ,基本上的程序与上波音差不多 ,不同的是在奏完第一个主音之后 ,紧接着演奏下方音,然后也回到主音上。谱例2
无论是上波音还是下波音 ,都要很短促,不能占有很长的拍子 ,只能占有主音四分之一的时间。
4、颤音颤音是主音与上方音急促地交替着演奏,通常用音乐术语tr来表示 。谱例
5 、廻音廻音是由四个音组成的 。首先演奏主音的上方音 ,接下来演奏主音,再演奏主音的下方音 ,最后又回到主音 。谱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