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本年度,我校共有12项县级课题 、37个校级课题立项,涉及一线所有在职教师。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然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如何科学、有序地搜集整理过程性资料,还有许多教师处于茫然的状况 。为了保障我们的课题顺利结题,并取得高质量的课题成果 。今天我们专门谈谈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问题 。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 。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将从以下两方面介绍: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 、课题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
1 、什么是课题资料?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 、立项 、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 。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 。
2 、课题资料的种类
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基础性资料 。基础性资料是课题研究前期以及课题研究中所作的调查、测量、检索 、研讨等等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
计划性资料 。计划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 。
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如实验记录 、实验教案、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 、家长的反馈 、课堂观察记录等 。这些资料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 、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
专题性资料 。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的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是专题性资料 。如专题讲座 、报告 、研讨 、文献资料 。
效果性资料 。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检测,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 、终结性评估等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如个体、群体的变化。如测试卷 、学生的作品成果等。
成果性资料 。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都育来自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这些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阶段总结 、课题总结、论文 、调查报告 、研究报告等 。
其中,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 。对于小课题研究来说,过程性资料已经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部
资料了 。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 、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
3 、课题过程性资料主要有哪些内容?
课题立项申请书
批准书
课题方案(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 、每个阶段的总结)
过程性资料(材料与课题要具有相关度):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 、方案论证 、开题报告 、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 、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 、光盘 、图片 、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 、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 、测验统计等 。
★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 、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 。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 、目录 、文章级别、文章) 、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 、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效益 。
★课题中期评估申请、中期评估报告、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报告 、最终成果
看到这些内容,老师们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我们日常教学中就在做着这些工作,比如:教学反思 、随笔、案例每月都写,教学活动我校也是经常开展。但我们获得的资料可能只是侧重某一方面,它们是独立的 、零散的 、无计划的,有效的搜集、整理、分析,使零乱 、繁杂的资料成为典型 、有序的资料,为验证提供准确 、可靠的依据,最终会取得研究的成果。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要做在平时 、重在实践 、边做边理。达到过程资料翔实,研究实践真实,研究成果丰实。
二 、课题过程性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存在问题主要是:⑴文献资料不注明出处;⑵事实性材料没有时间、地点,没有背景;⑶对资料的可靠性缺乏考证;(4)搜集资料
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如何,效度 、信度,分析处理数据的科学性如何;(5)对材料缺乏综合分析,有时变成材料堆砌,不知道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等。
知道了不足,在收集资料时,课题资料搜集要把握以下原则:真实准确 、完整系统 、科学适用,突出重点材料 。具体说来,我们要做到:
1 、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 、数据采集的计划 。
围绕课题,想搜集哪些种类资料,最好具体详细,便于操作 。不要太大,没有针对性 。最好制作出目录,先把类别写出来,然后把手中已有的资料,按类别编写在相应的目录下面,以后每增加一份资料,就在相应的内容上进行补充 。
2 、联系日常教学实际,让搜集变得轻松、愉悦。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研究的工作 。我们可以把每个学期所做的具体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记录下来,归类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反思 、各类教学活动 、学生作业、试卷及卷面分析 、跟踪指导详细记录等 。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变得内容充实,变得科学严谨 。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信心百倍 。
3、明确每一项资料的具体要求,才能使搜集更有效。
⑴课题实施方案
进行课题研究事先要设计一个研究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课题的来源和期望 。说明课题的起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说明研究的对象是谁,如何取样本,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涉及的理论领域和要学习的内容 。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的表达与应用 。说明研究结果如何表达;是报告式还是叙事式,还要说明研究结果如何在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体现,发挥何种作用 。
⑵课题研究计划
不必写的太拔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写清楚这学期自己计划完成几件事,大约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什么方式完成,到期末时对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没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执行,还是取消这个计划,重新考虑新的计划 。
⑶调查表
要设计好选配得当、措词精确的一套问题,编制成问卷 。
⑷研究成果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结构可以是“报告式”或是“叙事式”。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 。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 、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 。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题目 。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引言,说明研究的起因;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
(二)整理资料的步骤
其实,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资料的过程 。
整理资料是指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 、有序,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整理资料一般需要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核对的任务是对获得的资料,从资料来源、资料的完整和准确等角度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基本事实资料的可靠。分类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需要,把获得的事实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材料的加工整理是科学研究重要的辅助工作,通常采用核对资料 、选择论据 、汇总统计 、综合加工的办法进行加工整理 。
课题研究一般都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三年时间,有时还要更长时间才能结题。这样时间一长,刚开始的热情就会减弱,就会产生惰性:反正没来验收,"赶趟",等到时候再收集 、整理也不迟。这样一来,等到验收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缺东少西 。所以,日常坚持是很重要的 。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欢思考的教师。细心 、恒心加耐心就等于成功 。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也会坚持得更好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