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集中学高一地理(下)教学案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ZZm)
第2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课程标准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
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 。
教学准备: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料等
导入新课 :
阅读分析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 ,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 ,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 、城市区位的含义 :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那么,影响城市所占据的场所。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学生思考]①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 ;而我国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
②武汉、重庆 、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①一方面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再者河流为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②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人员 、货物的集散
[教师提问]看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思考 :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学生回答……
[总结]河流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因此一些古城外有护城河 。
[教师提问]看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思考:①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怎样纬度 ,怎样的地形?
②请说说有那些因素对城市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回答……
[总结]纬度 :中低纬度
地形:平原 ,沿海平原
气候 :适宜的气温 ,适度的降水
[教师提问]那我国的包头 、攀枝花 、大庆 、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 ,为什么会形成城市?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阅读]课文知识窗 :重新崛起的城市——唐山
[总结过度]经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 、河流、矿产等。那么,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没其他的方面呢?
[学生回答]交通 ,经济基础,生产方式 ,政治和文化历史。
[引出问题]怎样理解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
[讲解]城市的商品,物资 ,资金,信息 ,人员集散都需要交通。扬州的兴起 ,衰弱 ,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
扬州因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 ,因海运、铁路的发展及大运河淤塞而衰弱 。又因宁启铁路 、宁通高速 、京沪高速 、润扬大桥而再度兴起。
[总结提问]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
[讲解]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 。
那么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
[回答]减弱因素 :军事 ,宗教
新影响因素:科技 ,旅游
始终重要因素:政治 ,交通
[过渡]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起着主导作用 。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服务中心 ,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与腹地的联系 ,从而形成了城市体系。
二 、城市体系
[讲解]城市体系的含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由不同规模 、不同等级 、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整体 ,称为城市体系。
[引导]让学生看课本知识窗 :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
[读图]看图2-2-6“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图
[解释]三级中心地的相互关系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 ,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但中心地数量少 ,彼此之间相距较远 。反之则相反 。
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过度]前面我们从理论上了解到了城市体系,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功能得到了怎样的发挥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读图2-2-7“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
[活动]①熟悉本地区主要大城市及位置分布。
②指出本地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及城市名称。
③理解不同城市的层次性和城市体系 。
[课下讨论]读图2-2-8“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
①说说上海市的城市区位 。
②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多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