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字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永远的主阵地
刘铁追
(饶阳中学河北省衡水053900)
摘要 :粉笔字 、板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也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泛滥的今天 ,粉笔字板书更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它直观简明的再现教学的内容,融书法美 、语言美 、造型美、色彩美于一身 ,把形势与内容完美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想象能力,起到激情引趣、益智积能的作用,永远占据着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关键词:粉笔字板书主阵地坚守
简介:刘铁追,生于1972年9月 ,男 ,汉族 ,河北省饶阳县城镇 ,工作于饶阳中学 ,中一职称 ,研究调控课堂教学 、语言运用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科技教学手段已经占据了教学的主阵地 ,多媒体教学蔚然成风,其在教学中带来的益处是不言而喻并且应该肯定的,但现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很大 。多媒体教学热的兴起,造成了人们盲目的认识 ,大有上课如果不用多媒体 ,便不足以体现新课改的趋势。也在教学领域中形成了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公开课如果没有了多媒体 ,就会被人认定为没有创新,是守旧的 ;观摩课一定用课件展示 ,否则就不具有前瞻性 ,是落后的 ;优质课评比,没有加上多媒体,是绝对不能入围的,是死板的。在这种畸形的认知形式和畸形的评价机制影响下 ,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的多媒体效果而忽略了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上音 、像等齐全 ,使得课堂更像一个小型的剧场 ,教师也换身成为了解说员 、操作员的角色 。笔者以为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 ,不能喧宾夺主 ,占据教学的主阵地 。
一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1.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语文的美 ,藏在语言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之中 ,藏在文本与学生的心灵瞬间的碰撞之中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 ,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课件在制作的时候 ,已经把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乃至要提问的问题都设计好了 ,教师、学生必须按照既定的思路去走 ,不会再有什么想象 ,发展思维更无从谈起了 。
2. 弱化了教师的基本功 。粉笔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在多媒体教学中 ,这些已经不需要了 。教师所做的就是上网查一查,图片 、教案 、课件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教师只需加以剪辑,移花接木 ,教案就成功 ,课件即完成;课堂上教师只需鼠标轻点,做好放映员的工作 ,无需书写 ,无需朗读 ,无需板书 ,就能完成一节“好的”课堂教学 ,久之,必会使基本功弱化 。
3. 忽视了教材的主体地位。叶圣陶说过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 。意思就是说 ,学生在对教材的把握领悟过程中,能够体会语言的美感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能提升感知 、审美、思辨的能力 。而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只是学生直观的感觉,其实在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关注了屏幕的画面 ,留意了课件的热闹 ,却忽视了教材的存在 ,一节多媒体课下来 ,给学生留下的只是视觉的疲劳 ,画面的热闹,甚至有的学生连书角都未翻动一下,教材的作用更无从谈起。
4. 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乃至笔迹都会感染影响学生 ,语文课堂应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用课件代替了教师的讲解 ,用音响代替了教师的朗读,用画面代替了教师的板书 ,整个课堂教学纯粹成了人机对话 ,学生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的情感引导 ,火花的碰撞 ,灵感的激发 ,教师也得不到学生任何回应,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华
丽热闹 ,却隔断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情理 、意趣为一体的人文学科 ,传达给学生的是以感觉、情感、想象等交织而成的审美经验世界,语文教学应注重感悟 、品析 、想象 ,极富情感性、个性的粉笔字板书授课方式 ,更容易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 ,使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而这些是以计算机 、幻灯片、屏幕为教学工具 ,侧重形象思维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无法比拟的 。下面笔者就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粉笔字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具有文字审美性。粉笔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本功,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能在第一时间俘虏学生 ,使教师成为他们的偶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注意语文在应用 、审美、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的发展”。多媒体忽略了粉笔字的书写,无视板书的作用 ,只留给学生形象,而没有想象 ,更不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亲和感 。魏书生当年执教《反对自由主义》时,首先使用隶书写题目“反对自由主义” ,然后用“仿毛体”草书作者毛泽东,之后用楷书写主要内容,最后用行书作结,效果非常好,也十分精彩。①在高一入学的第一节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也模仿了魏老师的做法:先用隶书写下题目“语文之美” ,然后用楷书来写主要内容,最后用行书做的结 。在学生羡慕、惊叹中 ,我知道我的第一课成功了。在以后的作业尤其是摘抄中 ,我发现学生们总在有意识地模仿我批语中的字体,把它们作为了描红的“字帖”,我是由衷的高兴。“服其师 ,信其道” ,有了这第一步 ,还愁以后学生对你不俯首帖耳吗?
二 、具有即时重现性。科学的板书 ,集知识性、实用性 、科学性 、思想性 、艺术性于一体,它既是对教材的深刻反映,又渗透着教师的思想 、情感 、审美
情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 ,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 ,它能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而且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活跃的 、有创意的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意外” ,这往往又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有艺术性的地方 。借助了黑板,我们就能把这些灵感充分展示出来。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了两半 ,一半是正式的课文提纲,随讲随写,学生能及时把握教师的思维进度和课堂进度;另一半留给自己和学生 ,及时写下“思维的火花” 。一节课下来 ,学生既收获了书本的知识 ,又发展了自己的思维 。对比多媒体的预先设计好教学步骤的做法 ,板书则体现了它灵动自由的特点。
三 、具有师生互动性 。语文的特定性质决定了教学必须建构在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互动”,这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 。巴赫金也说过 :语文课堂要让读者与听者,作者与读者具有同感互动的关系 、肯定补充的关系 、提问回答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 ,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 ,互动性的本质在于对话,粉笔字板书具有“瞬息而就,机动灵活”的简便、及时 ,难能可贵的是它能积极有效的激发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 。汉代扬雄曾说过 :字 ,心画也。粉笔字板书是教师缘情而发的结果 ,是教师精神的再造 、情感的结晶 、心灵表露和言志抒情的手段 ,是教师精心提炼的语言合金 ,它具有灵动性、节奏感 、韵律美 。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去理解板书,并指导学生围绕板书进行复述、答问、补写 ,让学生学会运用板书,创造板书 ,把“板书权”下放 。通过学生的参与,真正开启了学生思维 ,调动了想象 。一言以蔽之 ,粉笔字板书可让学生在“做”中学会学习,在“动”中学会思维 。
四 、具有思维启发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无知到感知 ,再到内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接触的内容进行整理 、归纳 、概括 ,把知识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黑板这个大眼睛,把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 。板书就是一微型的教案,它用精练简洁的语言把准确 、系统 、完整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通过板书 ,教学的内容已经以重点的形式传入学生脑海中 ,增强了学生记忆力,所以精巧的板书在学生思维中真正收到了“一点通”的功效 。心理学认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散的过程 ,板书就是开发学生思维的很好的媒介 ,它以自身的含蓄蕴藉 ,以自身的弹性和张力 ,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对比多媒体教学 ,虽然满足了学生视听的感官需求 ,却不能获得美的享受,思维的拓展,而粉笔字板书却真正做到了“于尺寸之间,启人心智” 。
综上所述,粉笔字板书作为教学的有力手段,是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体现,而且它的语言美、书法美 、造型美、色彩美 ,真正做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统一。我们教师运用自己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出内容科学 、形式新颖、富有个性的板书 ,定能在教学中起到形象传神 、激情引趣 、益智积能的作用 ,也一定能守住我们这一方神圣的阵地 。
参考 :①王松泉、徐正主编《全国语文板书论文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6年版311页。
联系电话 :136******** ;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 :河北省饶阳中学语文组刘铁追;邮编:053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