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报告和管理培训测试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 得分:_____ 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8×5′
1. 《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南》中哪些不属于传染病与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人员职责:(C)
A. 负责制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和管理的各项制度
B. 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和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置
C. 规范填写门诊工作日志、出入院登记簿等临床诊疗记录
D. 组织院内医务人员和实习、进修等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
告工作的培训
2. 哪一类用户可以不需要办理申请 、审批手续直接为其开设网络直报用户:(D)
A. 卫生行政部门用户
B. 本疾控中心业务用户
C. 非卫生系统用户
D. 所有用户必须经申请 、审批
3.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码维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地区编码每年年底维护一次,年初更新,年度内不进行任何更改
B. 新增报告单位需由县级CDC向省级CDC提交申请
C. 县区或地市人口的调整需要保证在国家公布的各省或各市人口总和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D. 编码维护完成后,可随时新增报告单位 、修改报告单位属性或删除报告单位
E. 地区的合并与拆分都要以乡为基础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确认后,市 、县应采取何种方式逐级报告至省疾控中心:(D)
A. 网络直报
B. 电话报告
C. 传真报告
D. 网络直报的同时进行电话和传真报告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经确认后,疾控中心应在多长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C)
A. 6小时
B. 重大事件2小时,一般事件6小时
C. 2小时
D. 24小时
6. 对于进行网络直报的不明肺炎病例,一旦排除SARS、人禽流感或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时,
订正时限是:(E)
A. 病例报告后1周之内
B. 专家组会诊后1周之内
C. 病例报告后1月之内
D. 病例明确诊断后1月之内
E. 发病后1月之内
7. 发现不明肺炎病例时,县区级CDC应指导医疗机构完成标本采集,采集的标本类型包括:
(E)
A. 鼻咽拭子
B. 气管分泌物
C. 气管吸取物
D. 和血清标本
E. 以上都是
8 、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是:A
A.肺鼠疫
B.腺鼠疫
C.败血症型鼠疫
D.肠鼠疫
二、多项选择题5×8′
1. 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包括:ABCD
A. SARS
B. 人禽流感
C. 脊灰
D. 肺炭疽
2. 医疗机构应设置的传染病相关登记有哪些?(ABCD)
A.门诊日志
B.出入院登记簿(设病床的医疗机构)
C.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设相应科室的医疗机构)
D.传染病疫情总登记簿
3. 临床诊疗科室和辅助检查科室医生发现以下哪些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由
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进行会诊?(ABCD)
A.常见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
B.群体性中毒(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C.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D.本地罕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发病 、死亡
4. 以下哪些疾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ABD)
A. 不明原因肺炎
B. 霍乱
C. 甲型H1N1流感
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原则:ABCD
A. 网络直报
B. 分层管理
C. 逐级审阅
D. 分级处置省级卫生厅
三、问答题2×10′
1. 传染病网络直报重复报告查重的默认条件包括哪几项?
答:姓名 、性别、年龄、职业、病种 、现住址
2. 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县区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 、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